当前位置:小说> 书库> 望长安

望长安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追逐千古的风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咱们是从东边进长安城,可不能经过大名鼎鼎的渭河三桥中的任何一座。渭桥在汉代可出名呢,渭桥是从秦时接收下来的,是一座中高两边低的雄伟桥梁,整座桥犹如长虹卧波,适宜在桥上举行仪式,桥头还有华表,显得更加美观,当年文皇帝来长安登基,陈平周勃就是在此桥上迎立的文皇帝。今上营建茂陵,又修了一座西渭桥,据史书上说,因为丝绸之路的开辟,中西文化商贸交流频繁,西渭桥的作用越来越大,甚至超过了渭桥,不过现在今上还没有打通丝绸之路,现在这西渭桥只是用来直达茂陵的,东渭桥则是用来连接栎阳城,加强与这座大秦旧都之间的联系的。

没关系,不能够亲睹渭河三桥的风采,但我们会经过灞桥的。当年,高祖皇帝由武关经蓝田到霸上,拒关中之咽喉,秦王子婴不得不降汉,从而开创大汉之伟业。灞桥一直由专门的人员管理交通和治安。长安人送别东去之客,都要到灞桥折柳相送。灞桥折柳送别,为一代之风尚。现今灞桥早毁,可是我来到了汉朝,可以亲眼看到灞桥全盛时的风采,我不由得心跳加快,坐立不安。

轻轻拉开窗帘,露出一条缝隙,望着窗外的景色。阿母说过,把窗帘完全掀开是种失礼的行为,我渐渐长大了,不复当年的孩童,也该知道些礼仪了。否则人家会说阿翁阿母对我少了家教。现在已是西中时分(西中,西汉记时制,大约相当于13:00~15:00),平原上飘着一层薄雾。大道两旁,已是一片金黄,庄稼基本上已经收割,田地中,还有不少忙碌的农夫正在清扫。

大路很宽,宽达三四十米,不要说走马车,就是并排同行几辆汽车也没一点问题。大路上车水马龙,阿翁说过,灞桥东为霸上,其地置有霸陵亭,是长安通向函谷关蒲关和武关的交汇处,尉吏检查极严,非有关传合符相验者,谁也不得轻易出入。咱们这次进入长安,不经霸陵亭,直接从灞桥到长安,到长安门口,还得出示关传,方可进入长安,算民之时,他已经向乡啬夫讨得关传,进长安之后,马上到宣明里去找他的朋友次公君,请里长出证明,次公君做任者(保人),我们父子四人便可在次公君家里叨扰一两晚上,不用担心游徼(巡警)来抓人了。

次公君是父亲早年的同窗,姓冯,名允,字次公。家住长安,阿翁每次去长安都住在他家里,这样比住客舍或者邮亭方便舒适多了。

阿翁拉开车门,指着前面说:“快看,灞桥到了。”

我抬头看去,只见轻雾隐隐的灞水上,一座雄伟的大桥横跨于上。

这座桥是木桥,分三跨,中跨是平等的,边跨则向岸边倾斜,两头还立有华表。远远望去,犹如长虹卧波,又似长龙蜷卧,在雾中更增其神秘雄壮之感。桥上桥下,熙熙攘攘,人来车往。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望长安
返回顶部